妙手重撫
(馬可八22-26)                            謝禧明牧師

「妙手重撫」是1978年出書的好書,作者是一名牧師Keith Miller(凱斯‧米勒)作者曾經是一名公司的主管(CEO),在工商界伏侍十年後因聖靈感動獻身成為傳道人,神學院畢業後在教會伏侍。但是在牧會期間他並沒有感觸到那時被乎召獻身的興奮和熱情,反而被一些傳統思想束縛。天主的憐憫,經歷靈命的更新後,從新看見天主的情義,調整他的錯誤思想,使他從新得力,在牧會的事工上看見天主的榮耀。

Keith Miller本人在書中談到一段與家人的關係,讓我很感動:Keith Miller 是一名保留生涯嚴謹、認真,對本人的請求很高的傳道人。他很垂青虔誠保留生涯,屬靈的操練,天天早上四點起來靈修、禱告、讀經,希望把本人塑造成為屬靈的模範。有一天淩晨當他在書房靈修,他的四歲小女孩也醒來,看見爸爸鬼鬼祟祟到書房,以是跟在後面探個終究,結果吵到爸爸靈修,讓爸爸不高興,大聲斥罵女兒。小女孩覺的很委曲,回到媽媽的身邊哭訴。米勒在書房聽到他太太對女孩說「不要去吵你爸爸,他正在學習做一個好基督徒」(He is learning to be a good Christian)。當米勒聽到太太的一番話,感觸非常的諷刺和内疚,難到學習虔誠須要破壞與家人的親密關係嗎?他在書中坦誠談到他在崇奉保留生涯的盲點,求主耶穌再一次的醫治。以是他援用了馬可福音八章22-26節耶穌醫治一名瞎子的故事表達他的崇奉經歷和歷程(此書的原名:第二次的醫治 “The Second Touch” )

基督徒須要不斷的更新

在我們的印象中,耶穌是一名全能的主,但是馬可福音所記載醫治瞎眼的故事顯示並不是一次完成,須要第二次的醫治。馬可並非決心貶低耶穌的能力,卻是注解他本人的崇奉經歷,告訴我們崇奉保留生涯要不斷的更新。保羅說:「人若在基督裡成為新造的人」,「新造」的原文是「逐漸的構成」。仿佛霍德理博士所說「稱義,包抄是即時的,成聖、得勝是畢生一生沒世的過程」,基督徒是在不斷更新中長進的。

這段經文中有三個問題要探討:

l          耶穌什麼要把瞎子帶到村外去醫治?

耶穌每一次行醫治的神蹟的狀況都不一樣,有時候在公開的場合,有時在隱密處。同樣是醫治瞎眼的巴底買,現象也不同。我們絕不會懷疑耶穌的能力不夠,才會帶瞎子到村外偷偷的醫治,萬一失敗也沒人看見。

其實,耶穌看每一個人的須要,及他的內心天下和獨特的須要。耶穌的醫治是「個案處裡」,他不會讓被醫治者心理覺得尷尬。譬如,馬可第一章記載耶穌醫治長大痲瘋的,看到長大痲瘋的信心「你若肯,必能叫我潔淨」,經上說「耶穌動了慈心,就伸手摸他」。

耶穌相識每一個人的個性和須要,用人可承受的方法步伐醫治。耶穌不管用什麼樣的方法步伐,都在注解天主對每一個人須要的關心和愛他,神蹟乃在顯示天主的愛。

l          耶穌什麼在瞎眼的得醫治後叫他回到本人的家?

當瞎眼的得醫治,耶穌不馬上說「跟隨我」,去我做見證或叫他獻身讀神學院做傳道,耶穌要他回到本人的家,這裡面隱藏許多需思量的教導。自從這人瞎了眼,已經不被家人或村子裡的人接納,顯然獲患了與家人親密的關係。耶穌要他回去家裡,不單見證得醫治的神蹟,更告急的是從新創建與家人的關係(包羅赦免家人的輕視,及原諒過去的全體)也顯示天主如何愛他。馬可五章記載耶穌醫治格拉森被鬼附身的人,驚動全村的人。那人請求與耶穌同在,但是耶穌不許,叫他回到本人的家去做見證。

另一個來由,耶穌剛出來傳道,他要完成的使命要抱殘守缺,不是用誇口的方法步伐,因為耶穌的時候還未到。時機還未成熟,過份誇口會帶來雷同的成果。有時候我們看見神蹟奇事過份誇張,人隻留意到神蹟,而忽略了天主的愛。

耶穌要我們矚目天主的愛,而不是神蹟。神蹟奇事隻不過是才幹,看到天主的愛才是目的。

l          耶穌什麼要給他第二次的醫治?

有時候耶穌的醫治是「一次完成」但也有階段性的完成。顯露許多基督徒的醫治是不斷的。耶穌兩次的醫治不顯露耶穌不夠力,而是顯露人對領受醫治的坦誠。一個人信耶穌不注解他對耶穌的完全相識。一個人理性上的信主與全人的歸主事不同的層次。「知罪」和「認罪」又是不一樣的層次。認罪、改過和得饒恕是一貫的作業和措施。「改過、認罪」是一體的兩面,最後得蒙赦免才完成救援的措施。「信徒」與「門徒」又有不同的層次,耶穌所須要的是更多的「門徒」,而不是「信徒」或「跟隨者」,因而我們一直強調「做門徒的」的告急性。然而,從信徒到門徒是漸進式,階段性的,不是一蹴可成,這也是崇奉的意義。剛信主時對「真理」不領略沒有關係,但在聖靈的光照和啟示下漸漸的領略,一直到清領略楚。

夙昔我對「信靠主」一知半解,頭腦裡知道要信靠,但還是不能完全交託。一直到本人陷入困境,才領略靠本人的氣力無用。這畢生一生沒世中最寶貴的經驗等于學習謙卑,才能進到順服,達到完全信靠的階段。

領受靈命的更新、醫治等于要「坦誠」面對本人。假設我們隻留意本人的體面,不敢面對現實,面對本人的軟弱,不肯乞請耶穌的幫助,醫治的神蹟不或者發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愛新覺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