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以實驗的肉體研究夫婦間的情愛,以至以近乎完滿的感性與感性閱讀另一半,無非想將生命最精采的全副停格,待年老時和你靜靜的坐在一起,透過一則泛黃的周到日記,或一封標示書信的情箴,淡淡說回憶。

 

周到日記無須銳意賣弄文筆,然則真情流露很緊迫,這就像夫婦間作愛一樣,有淺近的性愛才智而無心或有心而無性愛能力都讓人覺得氣餒。我們謀求的是夫婦蜜意永續的秘訣,平日除了詩憶流動外,感性的溝通才智練習也很緊迫。

 

優秀的溝通就像選對筆墨符碼,再長篇或艱澀的生命史詩,閱讀起來都不會有障礙,而現在你正緣著我的筆墨,走進我的內心,我們不單單是作者與讀者的關係罷了,還是最親密的心靈伴侶。

 

那天夜裡,傷心欲絕的我,膽大妄爲把摔碎一地的紅心逐個拾起,從碎片的折射中,我領略照鑑了你的猜忌妒忌和我的渴盼憤怒。經過幾日的沉澱,我決定選擇釋懷,選擇回到充滿想像,不黏不膩的安然狀態。

 

夫婦間難免情愛困乏,若不正視它,遲早要出問題。隻是困乏定然全來大師體,心靈未能緊缺被滿足唯恐才是成因。有時靜靜的随同,勝過晝夜噓寒問暖的關懷,很是當一方因對方而備感壓力時,另一方要有所警覺,千萬不要再以密集的函件,把對方推得更遠。

 

有時看你沉默拒絕回答我的問題,其實答案就已揭曉,因為選擇避開壓力源是保留保管的本能反應。

 

例如一位剛被内人發現做錯事的老公,群體身為内人的,在指責對方之餘,還會私行檢討,究竟自己還有哪些處所必要改進?是平日不夠溫柔體貼?還是還有另外問題待解決而未確實面對?以上林林總總,其實反饋出一個現象,那就是夫婦間的溝通出現嚴重障礙。

 

群體被動坦承錯誤的一方,在坦承錯誤時若即時失掉對方的原諒,其內心是焦慮不安的,除了擔心對方是不是丹心原諒自己外,還會戰戰兢兢的力求自己的行為表現,符合對方的期待。

 

這時雙方反而簡單出現矯枉過正的行為。例如自我反省過的内人梗概會表現得比平日更溫柔,然則這樣的行為舉止在老公眼底,反而是種無形的壓力,無助於撤銷當下緊張的夫婦關係。

 

關心適可而止,省得形成反效果,讓對方產生監視與監視者的錯誤聯想。

 

無論如何請相信愛。因為相信愛而願意相信每個人都有兇橫的一面,都具備自我反省的能力,都有愛人與被愛的能力與權利。

 

緣於此信念,是以相信現在患病未癒的你,最必要的是安然距離與緊缺勞動。故目前維持不黏不膩的關係,是必要的,祈望我的適度沉默在你眼底是種貼心,因為這要比盛氣淩人的筆墨,或關心言語更具說愛的說服力。

 

這就是成長。成長最快的時段定然全存在於你我關係最穩定的狀態。據這陣子以來的觀察,越是挫敗的情緒,越能讓自己慢慢且深切的體會到相信的愛,是一種細膩而深切的生命美感。

 

生命的色調定然要全彩,有時來點灰階或詠嘆調,襯托生命的韌性也不賴,就像雨後的西方地面,亮麗彩虹透著先前隱隱的沉與重,然則這層次得心理細膩的人,才有機會發現它的存在。

 

經過這件事之後,我更堅定我的信奉是無條件相信愛,否則愛得透過相信這枚石子手段探測深度,那愛也未免太狹隘,以至有些不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愛新覺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