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敗不用在我
~犧牲是無價禮物,輔佐是我的定數

 

/zen(很少參加出版社的試讀,這次是因為曩昔讀過近藤史惠的犧牲覺得很好看之外,也覺得有續集總是要讀一讀又不想花錢買書,就參加了試讀活動,以下為讀後感)

 

書名:伊甸

作者:近藤史惠

出版社:皇冠

 

《伊甸》是《犧牲》的續篇,說的是自行車手白石誓到歐洲去挑戰職業自行車騎士生存的故事(嚴格來說,是以待在法國時期為主,西班牙時期以回憶的體例輔助),故本家兒軸圍繞在白石誓即將參加三至公開賽之一的環法公開賽的整個比賽過程,還有出場人物們在比賽過程中所產生的心境變化。

 

讀過近藤史惠的《犧牲》之後,就不停很拜服作者對於自行車運動的觀察之深入,能透過小說情節的鋪排,將原本看似單調無聊的專業運動細節轉化成讓人想更深入意識的知識,好更加掌握故事的發展。

 

當然,最令我覺得了不得且粗淺覃思的,是自行車賽中所隱含的人生哲學。

 

和别的運動比賽一緻,自行車賽所尋求目標的不單隻是個人的成績,而是團隊的成績,而為了達到團隊的成績,隻需少數擁有傑出身手的主將能夠出線,更多的選手隻能擔任比賽中的配角(輔佐主將的副將),被當陶染完即丟的旗幟,策略性地應用來完成比賽,尋求主將與車隊效果的極大化。

 

而在世界的殘酷光下,擔任主將的人身手獲得來自四面八方的讚許和拍手,副將燃燒生命效果了主將,但卻隻需自己和少數同業知道其貢獻和專業地址。然則即使如斯,作為副將的人還是願意為主將賣命,在《犧牲》中近藤史惠吳寧將此認定為「犧牲」個人以效果團隊/主將,但到了續集,近藤史惠則更上一層樓地詮釋這個終究不被世界所看見的賣命副將,作者毋寧認為,副將的「伊甸」即是忠誠而盡職的輔佐主將與車隊,即使明知道自己有機會奪得屬於個人的效果時,也會在多方考量下選擇放棄,因為這是選擇擔任副將的選手所必須揹負的「職業倫理」。

 

聽起來很傻,但卻教人感動。

 

在現實生存中,其實大多數時候我們絕大多數的人更像近藤史惠的小說中所描寫的白石誓(不,說像誓其實已經太過高舉自己,多數時候我們乃至隻是從比賽中插手的一些選手),必須成為讓世界運轉下去的配角,畢生開心奉獻自己但卻無法被世界所看見,被世人所祝賀,但近藤無寧認為,在世界來說雖然白石是配角,但作為配角的人生也有其值得書寫與讨論的一壁,因為願意放棄自己的效果與榮要去效果團體的人是更了不得的。

 

或許有人會認為,如斯的態度是在打壓個人主義,強調團體主義,是楷模的日本式思維。然則,假如細究現實人生,也的確不是自己都有才力成為主將,若又不願意成為輔佐他人戰敗的副將,能否隻會淪為活在空想中的自信過勝卻才力缺乏者,別說對社會或所屬的團隊毫無貢獻,乃至大約成為糾紛團體的害群之馬。

 

近藤史惠是渴想讓更多人意識屬於配角/副將的榮耀而寫了這一系列小說,我們應該更加地必然非明星式人生存在的價值,找出屬於自己值得拚搏的路,通往自己的伊甸,那樣的人生才是充實而不會後悔的人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愛新覺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