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5:10,天很陰,拎著摺傘依舊出門去散步…回程開始飄雨…。終於下大雨了…下了好長好久的雨…旱象舒緩了…很棒喔。這兩天,下午4點放學由廣場簽退改在課堂內,很突然的…還跟家長一一說明歉仄。起因出在再次在我處理好幾個孩子狀況的同時,「有內部問題」的家長帶走孩子,沒有
雨下的很大,當然無法出去玩,我們用「律動總會」和「閱讀長與比較有深度的繪本」來與雨天唱和;還介紹了「立體紙粽(四面三角形打洞穿線…不是很複雜…克日角落時間先五個大班來做)」的新小組。我選了道聲兒童出書,劉清彥老師翻譯的「敵人派」。因應任何時刻小小孩都最需要的話題:「友誼」。聽完以後,孩子問了一個乏味的問題,「配角叫什麼名字」?我們翻來翻去,曉得配角的好朋侪是阿丹,敵人是小傑,似乎就找不出配角的名字,孩子的問題很棒。孩子對這本繪本都好喜愛…特別是小男生…很貼近他們的保留圈…當爸爸從廚房櫃子拿出一本舊的食譜…要烹調敵人派的時候,孩子反饋說敵人派應該很臭、很噁心…或者加了「老鼠、甲由、毒藥、殺蟲劑、蟲蟲、細菌…」寶弟還說加了「幅射水」…哇!真毒!可是隨著書的進展…與常理差别…所以吸引孩子的專注…特別在書的中段:”配角讓小傑進樹屋”的時候…阿得又習慣性的說「沒有了(最惹毛專心講故事的我)」阿得以為故事到那兒就結束了,實際沒有;可是故事的結尾收得極度棒…緩緩的收…緩緩的發展…處處有發展…處處顯現劇情中的細膩感…孩子乃至對小傑和爸爸嘴巴上的紅紅感受興趣…我們一路猜…有孩子說是:草莓、櫻桃、蘋果,我說:藍莓?期期就說:「對」。
結束,我們彙合的地位換成ㄇ字型,我請孩子說說:「你覺得心中的敵人最常做哪些事,惹得你不開心?我先講,講完該你們…」孩子就說:打人、罵人、不睬人、欺騙、騙子、當老大…蔓菲天使中班說:「我喜歡阿嬤,不喜歡媽媽」我問為什麼不喜歡媽媽?她搖頭比了死翹翹的手勢,我答:或者小玉的爸爸、媽媽、阿嬤間有些問題…所以小玉誤會媽媽了。後來再問孩子:「喜歡的朋侪都做了哪些事?」孩子答說:每天會跟我玩、一路拼拼圖、一路玩玩具、過幾天還會跟我玩…似乎孩子很重視那種持久恆常的關係。我們在小晶和寶弟的「我是老大」的話題當中停留較久,曉菁說寶弟要他拿碗袋、放功課等等,因為寶弟說他是老大。曉菁幫忙做了,心裡卻不情願…我鼓勵小晶要鬥膽的說不,並且和寶弟說:自身能做的事自身做才是對的。並且分享聖經中的老大耶穌基督:「誰想做大,就要在眾人當中成為最小,伏侍別人;這才是老大。」並且舉耶穌為門徒洗腳的例子,鼓勵孩子「老大就是成為眾人的幫助的人、老大就是最甯願樂意做別人所不願意、所不屑做的事的人」。
來日诰日的活動仍很流暢、不快,陰霾和氣候有關?!律動總會之後,孩子膩在我身邊很擁擠的跳舞…即使我不絕嚷嚷好擠喔…仍不睬(特別是京彩國王…黏得最緊)…換了位子孩子仍像蜂一樣尾隨…像吃定我一樣…我其實很想抱著他們…佯裝咬他們一口…可是我用含笑繼續跳舞來承辦,怕他們瘋了…後續我們接「小猴子」遊戲。來日诰日是小仁設計,來日诰日小經設定的是鬼來抓,抓到就排到鬼的後面…越串越長…來日诰日小仁的很像…隻不過抓到就要出來指定的「藍線處」。躲了好久…奇異孩子帶孩子…就是有一股獨特魔力的…後來會自動上軌道或變安靜。在尾聲…突然「蹦」一聲,狹小處的DVD播放處被撞翻了…還好孩子沒有怎樣。結束,我們思考要若何改善狹小處的問題;後來就決定將狹小處的液晶電視挪到小閣樓,而「演戲角」合併到娃娃角。這種空間調整是極度棒的,因為狹小處的問題解決了,而且小閣樓也有了不錯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