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音樂是時間的饗宴,若在視覺感官也能錦上添花,益顯藝術的魅力無窮。古典音樂家中的帥哥,正是所謂才貌兼備、普世難得者也。限於我所接觸的範圍,隻能列出某些我曉得或有印象的型男,其中又以酷兒優先,至於本來就人盡其才的流行演藝圈,則不在討論之列。
一 歌曲之王 舒伯特(Franz Schubert ,1797-1828,亦有說此圖為海頓者)
想不到舒伯特年輕時那麼帥氣吧!
這張側面微側的素描,取角、神态畫得充滿現代感,雖然我看過的介紹或圖片,總呈現舒伯特魁偉害羞、微禿肥胖、戴眼鏡之矬貌,不過,此素描說了然:魁偉不等於醜陋,中年發福不等於未曾青春,歌曲之王在他少年時,可也是濃眉大眼、英俊不凡!加之個性陰險、真誠隨和,豐饒溫情且才氣縱橫,難怪大約排彙到眾多好冤家,分手成「舒伯特黨」(Schubertiade),而其中,或許也包孕了鮮為人知的同道之戀吧。
是的,舒伯特有含混的同道情史,他樂曲中的彭湃熱情、他歌詞中的傾訴對象、他曾經協作過的夥伴、他書信的往來、他終身未婚的事實、他病故的緣由,甚至他音樂作品的曲調發展與和聲處理,都有著分歧於異男的優美韻味、溫柔氣質和秘密顔色,而交際往來也有著頗堪考據的斷袖之跡。比如維也納的《酷兒導覽》(Queer Guide)旅遊手冊,就將舒伯特新房納入同道旅遊的景點之一。
台北愛樂電台的一系列音樂大師廣告,亦曾有此主標:「同性之愛,不是從同道開始的。」該檔廣告,介紹的正是舒伯特。
由性別切入音樂此一解析觀點,某位主持「遊藝是非」的焦姓評論家或許不甚準許──縱然該樂評家本身的性向與其細軟嗓音之間的關係,已很啟人疑竇......哈哈。在快被異性戀霸權淹沒的古典樂界,性別音樂學還是值得耕耘的領域。也因此台北愛樂管絃樂團會舉辦
十月反動ing ,同道愛開心 ,真是叫人驚喜!
景氣冷颼颼的現在,聽舒伯特的《冬之旅》如何故甘甜音符包藏憂傷苦處,著實會更有一番蕭索落漠的感觸吧!縱然舒伯特總能將絕望哀嘆化作夜鶯巧囀,然則有時,一如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或許也是同道)所說:「生擲中,甚至會有連舒伯特也無聲以對的時候......」(There are moments in our life when even Schubert has nothing to say to us.)
◎伸張閱讀:
景氣冷颼颼的現在,聽舒伯特的《冬之旅》如何故甘甜音符包藏憂傷苦處,著實會更有一番蕭索落漠的感觸吧!縱然舒伯特總能將絕望哀嘆化作夜鶯巧囀,然則有時,一如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或許也是同道)所說:「生擲中,甚至會有連舒伯特也無聲以對的時候......」(There are moments in our life when even Schubert has nothing to say to us.)
◎伸張閱讀:
Ian Bostridge演唱冬之旅
http://www.tkchurch.org/xoops/modules/articles/article.php?id=71
解析舒伯特愛慾與音樂之糾葛的資料,可參考:
Solomon, Maynard. "Franz Schubert and the Peacocks of Benvenuto Cellini." 19th Century Music 12 (1989): 193-206.
Brett, Philip. "Piano Four Hands: Schubert and the Performance of Gay Male Desire." 19th Century Music 21 (1997): 149-176.
Kramer, Lawrence, ed. "Schubert: Music, Sexuality, Culture." 19th Century Music 17 (1993).
Gibbs, Christopher. The Life of Schuber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二 鋼琴怪傑 顧爾德(Gleen Gould,1932-1982)↑
至於鋼琴家顧爾德,猶記得第一次被他的風采「驚艷」到,是在台北車站前的大眾唱片行古典部,走上二樓,牆上正掛著一大幅顧爾德的側面照,他立於窗邊,直視遠方,自在的伸起懶腰;其拙劣禮貌的五官、微捲的瀏海和出眾的氣質,活脫脫是個模特兒般的型男(圖片待補),讓人懷疑:是誤把流行偶像照放到古典唱片區了嗎?連彭廣林傳授在廣播中介紹他時也忍不住讚道:顧爾德,嗯,是個帥哥呢!
那麼,顧爾德和指揮家伯恩斯坦曖昧的軼聞,他隱晦的私人生存,他錄音吹奏時的怪癖,從酷兒角度觀之,不禁費人疑猜,留下了諸多疑點......
三 柏林愛樂首席長笛家 帕胡德(E妹妹anuel Pahud)↑
這張階梯上俯拍的照片,視角不凡,姿勢帥氣,色調對比鮮明,稀奇搶眼;彼時剛出道不久的帕胡德手執長笛輕吹、雙眼直視觀者的模樣,的確讓人眼睛一亮,還號稱是「優質長笛帥哥」!雖然結婚後,他的音色愈來愈趨向德式的暗厚沉肅,或說內斂。來聽一下他吹奏的韋伯奏鳴曲吧:http://mymedia.yam.com/m/1943563
四 長笛家 格裏米內利(Andrea Griminelli)年輕時吹奏梅卡丹特e小調長笛協奏曲第三樂章(圖片待補): http://www.56.com/u41/v_NjI0OTI2Mg.html
葛裏米內立常受邀參加帕華洛帝的音樂會,無意在網路上發現他的,也是才藝拙劣的金髮型男一枚。
除了下面的長笛曲外,網路還大約看到他吹奏的莫劄特,其中,樂團首席旁的小提琴手也很英俊,挺鼻深目簡直比主奏者還帥氣:http://www.youtube.com/watch?v=74aamJLpH8A
五 幸運音樂家 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1809-1847)的清純美少年肖像
一頭長捲髮、杏眼圓睜、鼻挺唇翹的小孟德爾頌,乍看之下,簡直是洋娃娃般的少女。慧黠雙眸,走漏了後天橫溢的訊息;上好的絲質襯衫,暗示了優渥的家道。
一頭長捲髮、杏眼圓睜、鼻挺唇翹的小孟德爾頌,乍看之下,簡直是洋娃娃般的少女。慧黠雙眸,走漏了後天橫溢的訊息;上好的絲質襯衫,暗示了優渥的家道。
孟德爾頌十六歲時就譜出成熟、氣派、醇美的降E大調弦樂八重奏,連同齡的莫劄特都一定有此才情。第一樂章流暢上行的泉湧旋律,彷彿禦風而行、不斷抽長的雲霓;第三樂章,八支提琴像是靈敏的獵豹,在月夜飛奔而出,樂曲中處處是掩不住的四射發火。於是有人反問:「同樣是十六歲,你在做些什麼?」對比於本身當時身處升學考試下、無從揮灑青春的慘綠時光,實在是教人汗顏。
年幼時娟秀可愛的孟德爾頌,沒有疑似酷兒的事蹟,不過據傳有戀姐情結,看孟德爾頌的畫像,不難想像他小時候或許會有賓客笑著驚呼:「看小孟長不少像姊姊呀!真是貌寝!」是如何緊密的姊弟關係呢?乃至於黃泉之旅,孟德爾頌也要隨姐同行。孟德爾頌的姊姊芬妮,也是位才女,女性主義興起後,芬妮的作品開始受到矚目。
六 被譽為「法國莫劄特」的作曲家、巴松管和長笛家 戴維安(François Devienne,1759-1803)↑
據說是法國古典主義大師大衛(Jacques-Louis David,1748-1825)的畫作,在一堆長得像外星人的音樂家中,戴維安算得上是五官禮貌、風範堂堂的俊男了。此處猶如大約套用修改張愛玲的話:畫像要趁早,老了就不帥了;對照之下,作品的考量卻該是流傳千古,更勝一時風行。戴維恩的音樂創作,充滿活潑的氣息和華麗的才具,像是他的第十二號長笛協奏曲,歡躍繽紛得近乎焦躁的音符,彷彿暗示了改日後過勞死的跡象。
假定不去考慮這些,戴維安的作品卻是充溢著古典時期作品豁亮清朗流暢的特質,優雅的旋律、發财的曲風,加之火花四射的炫技,迥殊複雜動人。來試聽他的一首長笛協奏曲:http://mymedia.yam.com/m/3244156
七 假聲男高音菲利沛‧雅洛斯基(Philippe Jaroussky)
初度觀賞他的演唱Vedro Con Mio Diletto時,驚為天人,稀奇是在維瓦第懸疑般強調重音的小調弦樂伴奏下,潔白的美聲透空而出,更令人屏息。
http://tw.youtube.com/watch?v=9zQX2XqAE8c
此時雅洛斯基三十出頭,看起來卻像個清瘦頎長的大學生......到底而立之年看起來應該是什麼樣子呢?保養悍然很緊急呀!
當然,還有許多音樂家英姿爽颯,有人欣賞銀髮男中音霍洛斯托夫斯基(Дмитри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Хворостовский)的成熟知性,有人喜愛陽光帥氣的小號家納卡裏亞可夫(Sergei Nakariakov),觀點分歧,就不一一列出了。
那麼,東方音樂家呢?李雲迪有幾張照片拍得不錯,下次再來討論好了。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