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我第二次參加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的年會,比起去年,不僅場面盛大許多、參加人數彷佛也變多、場地更是相當舒適、協會還貼心供應美味的茶點,最後我乃至還幸運獲得獎品,真是標準的有呷勾有抓...

這回沒有特別做紙筆的紀錄,而且曉暢有帶相機卻照很少......小弟就憑印象替無法到場共襄盛舉的同好們做個簡單的報告。

 

這次年會的在台北教師會館的B1舉行,往會場的樓梯轉腳處貼著協會的海報,走進現場後,寬大的視野、整齊畫一的坐位,正宣示著協會越來越壯大的態勢(無誤)。

在歡送處有簽名簿跟紀念品販售區,包含有台灣推理作家協會會訊(去年沒有)、本次徵文的作品集、協會設計的iCash、以及三款協會的徽章。協會也設計了各種搭配治理,讓現場購買的朋侪享受優惠。我去年已經買了徽章,今年除了當然要購入的作品集外,還多買了會訊,會訊跟作品集的內容在後面會跟大家簡介。iCash的全數,我觀察購買的人似乎未幾,至少在我前後的人都跟我一樣買法,我是覺得若能改爲iCash悠遊卡應該實用性會前進,不過應該不大可能,因為iCash大約客製化,沒聽過iCash悠遊大約......但我覺得可朝實用+具協會代表性的左袒去發想相關紀念品就是了。

接下來我就按照年會的流程做個簡單介紹:

開幕
這全數主要有現任會長的緻詞及介紹協會成員這一年來有哪些活動,最緊張的是有兩本作品出版,分別是既晴的《感應》與林斯諺的《芭達雅血咒》。接著因為等待杜鵑窩人的到來,掌管人柏青分別訪問了稍後座談的幾位與會人之近況,包含有冷言、陳嘉振、寵物教師冷言傾盡全力實現了參加島田莊司推理小說賞的作品、而陳嘉振則靠著《雙重對決》獲得新聞局優良劇本獎、寵物教師則在忙著打三國無雙之餘,在日本推理季刊《GIALLO》上發表了新作《徬徨的馬克‧加森》。别的陳浩基教師的《時間就是金錢》獲得倪匡科幻小說獎三獎(話說我小時候也是衛斯理迷)。

座談:台灣推理的下一個十年,推理與創作的遠景與意料。
這邊我揣摩主辦單位本來設定的門徑,應該是企望與會者從作者、讀者、評論者、出版社四個面向來探討該若何持續推動整個台灣推理小說的進步。因為討論有些紊亂、意見不甚統一,就連傅博老師後來也跳出來供應個人多年來的經驗,我就簡陋歸納幾點似乎大約稱為結論的全數:

(一) 質與量的均衡:這邊意見各有差異。有人認為必須作家必須先有量,久了就會有質,拼死的寫總會有幾篇中頭彩,紅的那一天,其餘欠好的也有機會重見天日。傅博老師認為作者應該先全力求質,先把全壘打打出來後,再緩緩求安打。

(二) 培養專業的推理編輯:這點幾乎是大家有志一同的贊成,認為是刻不容緩的事,不過在討論中可發現,在台灣當編輯的權力不是那麼大,而是版權跟行銷講話比較大聲。所以要訓練一個專業的編輯很不繁冗、要培養推理專精的編輯更是困難。

(三) 創作者與評論者的地位
:冷言提出評論者應該以更平實的文字、及間接的溝通來給予作者意見,他認為今朝台灣的狀況,似乎是評論者在山頂,而作者隻爬到了山腰,並非是一個對等的狀況;另外他也指出今朝評論者對於外國的作品都透過很清楚明了的脈絡與架構來解析一位作家的作品,但卻沒有以相同門徑對待台灣作家。

(四) 讀者面
:冷言認為讀者應該表達最間接的意見,紛歧定要寫多麼精闢的評論,隻需要簡單幾個字,作者就曉得你的感想,比方:真難看、好爛....等。寵物教師提到創作者應該朝創作出全方位的娛樂性小說為目標,其元素要包含有華麗的詭計、關注社會議題、雅觀的故事......等。

頒獎
本次入圍最後決選的作品共有四篇,皆收錄在這次作品集裡頭,分別為:
言雨《玻蜜斯的第一次》
萊曼‧格林《燃點》
餘峰《北一女禮服的機密》
霍筆砍《三狂人殺人事項》

得獎的是:

從缺

對於評審給予從缺的決定,因為今朝還沒看完作品,暫且不談。不過聽了杜鵑窩人在現場給四篇作品的評論後,我當下就覺得該不會來個從缺吧!因為四篇似乎都有被講到緻命性的缺失,但配合的優點就是故事都說的很棒、很流暢,這倒是從前比較少見的狀況。

摸彩
 
假設在場有購買協會出的產品,便大約得到摸彩券,下面有一個猜今年首獎的遊戲,本來是答對才有資格獲獎,但最後隻要三位狠心的朋侪選了從缺(票單上是寫以上皆非),所以還剩下三套金田一一大約開放給其餘人抽。我很幸運,透過景翔老師的貴手一抽,我竟然中了!我這個壓根沒偏財運的人竟然中了!!我就歡欣的獲得把《獄門塾殺人事項》帶回家了......

會後
前一陣子因為公事繁忙的我,近來總算是有一些時間來閱讀及參與活動,說是這麼說,但實際上能參加的活動當然很少,隻是湊巧最近都彙合在蒲月,像除了今日的年會,獨步也在台大誠品連續附近舉辦講座。不論若何,能看到推理小說的能見度逐漸前進,總是值得高興的功德。

關於這次年會討論到的主題,最後似乎沒有明確的結論,據我巨匠觀察,將本求利的出版社其實要的就是利潤,不管是從簽下一本能夠大賣的書、或者壓低巨匠的人事本錢皆然,也是以培養優秀、專業的編輯,變成不是那麼緊張的任務,而以當一個專業編輯為職志的人,我想畢竟還是少數,具當天所聽到狀況,編輯的流動率相當神速,經常都做不久,那怎麼能夠和作者建立起長久的默契呢?

並非身在出版業界,這方面無法使的上力,我想身為一介讀者,絕對能做到的就是拼死的看、用力的推廣,並把純粹喜歡化為實際支持才是最實際的吧!

會場一隅
 

本次戰利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愛新覺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