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受Regina之邀去看莫內畫展,她說是治桂幫我們做導覽,在兩次與治桂的見面,我覺得他是風趣的人,隨性又風趣的人。我想若由治桂導覽定會滿風趣。他比較屬於隨性的,看似隨性的他,但說出來的東西是言之有物,不是一成不變。莫內畫展應該是我生平第一次看的畫展,但看了這次後就好想去法國羅浮宮、奧塞美術館看那些天下名作,甚至想到橘園看莫內畫的那幅睡蓮,聽說有17公尺長,天啊!莫內是怎麼辦獲得啊?

 

原來這次看到的畫作便是畫睡蓮的構思草圖,原來這樣一幅驚世之作是需要作很多功課的。在未進入看畫作前,入口處就有一幅許多筆觸構成的畫,治桂先要我們對這些筆觸了解意思,這樣進去看那些畫作就能很快了解這位印象派大師畫的是什麼。

 

我本身對畫畫不在行,純粹想藉由大師作品中去激發出一些我照像的創意,想令山有更紛歧樣的面貌來呈現,加一些意境進去。當然不成能就看一次畫展就從此改變,未來有機會就應該多多來看看大師級的作品。

  我在現場牆上看到一些名言,突然有了靈感將那些名言改成我對山的,第一個是:隻要在自己喜歡的山上,我技巧夠盡情地展現自己,我承襲相通的原則拍攝,俨然畫作般......,每一朵雲都令山有另一種面貌。

 

假如山沒有雲的襯托,就少了一種溫柔,我屢屢企望在拍山時能有雲來點綴襯托,讓整個空間感更立體,并且雲就像印象派一樣,可以使人有無限想像。但不克不及每次都哀求天氣都要共同我們,而是我們要學習接受每個當下,老天給我們的風景,我們可以發揮創意及技巧將現場的環境做變化。我仍在興奮學習當中,從一些好友中試著學習他們的優點。

 

第二個改編的山啊!我一生都在拍妳,在任何時刻、任何季節......,我從來不會因而感想厭倦,她對我而言但凡嶄新的。

這也是我不斷上山的緣故原因,即便已去過屢次,但每次都抱著全新的感情上山,試著想把山的四季變化、每分每秒空中雲朵變化、湖面光影變化及山友們最真實的性情暴露拍攝下來。隻要能上山對我但凡快樂的,雖然背著慘重的背包及相機設備,但當下都不感想疲累。因為我做的是自己最喜歡的事,至於責任真的是愈做愈累,但不做又沒金錢反對我上山的種種花費,也或許因為責任上的身心疲憊才令我不停想上山抒發。

治桂有些論點我是贊同的,畫作的細緻度不是最嚴重,而是你要用什麼的角度及心去領略感到,近看及遠看便是一種,遠看看到是整體的,不必像近看一樣去看畫作的筆觸運用或瑕疵。像我愛上拍山景,其實也令我學習到看事物不克不及光看小處,就像人不成能沒有缺點,但我們能不克不及試著去看整體的好,這對我這處女座的而言,真的是要多多學習。哀求完美,就會看到細微之處,用在責任不錯,用在交友好或找另一半就要改進了。

 

 

另外也聽到一個很好的比方,一個聽了古典音樂20多年的跟一位專精古典音樂的博士,一位是每天聽,所以音樂中的各種樂器運用及曲名概略都比一位博士厲害,因為博士專注的是學術性的,要驗證推理給世人知道。我想這也是治桂的導覽特別之處,用差異觀點來切入介紹,用留存化的角度切入,令我們覺得風趣。就像要賣古董給人家,搞不好別人了解這位作者及理念都比你深入,但你要如何令仆人買了之後覺得是超過價值,僵硬的介紹紛歧定有效,但對土財主應該是很有效,他們有錢花不完。



就像賣眼鏡,一樣但凡眼鏡,為何我就選alain mikli,有些人就選集體的,有些人選廣告打的大的或有名品牌的附屬配件。我真的不是在炫耀什麼,隻是你覺得這眼鏡是獨特並且深得你心的,那麼買來後從鏡中看到自己是難熬赢利的,那就快樂,那麼錢花的就有價值。若你個人就隻是想著不就拿來看東西用,那當然選集體眼鏡就好。如果要比財富,那即可以選有名品牌的附屬配件眼鏡。

 

有些畫作我還滿喜歡的,後來看看,感覺便是從攝影者的角度去看這些畫,莫內終生以光之摸索為念,捕獲生命沿途的如錦風光,並馬上就作畫起來。莫內創作一幅畫集體隻要15分鐘,最高紀錄曾在一天實現14幅畫作!他有很多未實現的畫作,更有許多抗衡場景卻有差異光影的畫法,為的是要把當下的風景呈現出來給人們。很惋惜山就不克不及令我這樣,有國家公園管制,有天氣的要素,不然我也想這樣長待在山上將一天中山所呈現出來的面貌都紀錄下來。

 




這一趟的莫內畫展之旅是個豐收之行,不僅心靈獲得充電,更有Regina款待的義大利菜大餐,精力與物質的都享遭到了。雖然因為天氣沒去成合歡山,但此行收獲也很不錯。最後謝謝Regina及治桂,認識你們真好,也更令我了解到莫內眼中及心中的永恆之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愛新覺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