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桐花祭》

作者:呂仁

出書社:釀出書

出書日期:2011511

 

 

之前呂仁的作品多在《推理》月刊雜誌登載,假定沒有推雜,便是隻能找網路版來讀。 我個人閱讀習慣還是比較喜愛紙本,捧著書翻閱的感覺才對味,所以除了初識呂仁時,跑去謎思報還是POPO原創網站找了一兩篇嘗鮮外,不停沒有機會欣賞呂仁另外創作。 終於迩來呂仁出了一本搜集六部短篇的作品集-《桐花祭》,這下有機會可以緩緩欣賞

 

 

我覺得呂仁創作的推理世界,和多數華文推理作家很不一樣,沒有太過盡心設計到底子不成能的詭計材幹;大要多如繁星的人物(被害者)列表,搞得讀者一頭霧水他寫的故事極端貼即日常生存,從掛號信件被退回到失蹤的澀水吊橋,其實但凡常人平常會遇上的情況。 答案大概極端簡單,但人經常容易想太多,或被另外事物誤導,剛好兩位副角達霖與月理又是頗愛動腦推理的人物,單純一件事即可以推論出各種分歧的大概性(真是推理愛好者之模範典範),而作者思考邏輯亦相當精晰縝密,於是便發展出如斯推論細膩,但情境又相當親和易融入的興味短篇。

 

 

 

更特別的是,這六篇作品中,沒有推理小說常見的絕頂聰明之破案神探,即便達霖、月理這麼愛動腦思考,也是會有被打槍的時候,大概出現上述「想太多」的情況,但,這反而更顯虛構副角們的「人味」。 (當然啦,夫妻間苦澀蜜舉動更是增添人氣的最大要素~~XD) 我不討厭讀先天型神探的卓異故事,不過,呂仁所寫的夫妻偵探生存側寫,平常中別有醍醐味。

 

 

 

接下來為各短篇簡單感受(無雷) ---

 

 

<桐花祭>

 

這部是我初階接觸呂仁的作品,還記得閱讀當時死盯著螢幕,急著看接下來劇情發展的感覺。 簡單幾張照片,卻能引發出一連串疑問,故事氣氛更隨著劇情展開越顯懸疑緊張,終于為什麼會有那通莫名的威脅電話呢? 從本片來回層層推測的過程描寫,即可看出作者推理立論的細密度。

 

 

 

<上行列車殺人事變>

 

日本鐵道推理小說極端非常多,但,台灣火車殺人事變卻相當難寫,因為誤點太常見,應該沒有幾個犯人願意挑戰失誤率頗高的不在場證明。 本短篇從另外角度切入,卓異運用台鐵才有的設定融入劇情,極度創新。 心情刻劃是另一個吸引我之特點,愛到盡頭轉變成恨、發現事故假相的萬念俱灰,事變相關人物的生理轉折,牽扯太多複雜心情,才會構成上行列車這個重重關卡的命案現場。

 

 

 

<真假店員>

 

不論怎麼樣完滿假扮,還是很容易在最簡單之處披露馬腳,不曉得幾多人能看出最關鍵的問題地址,我自己幸虧曾接觸過,所以讀到那一段便發現事變假相。 閱讀假店員怎麼被不識相奧客煩到最後一刻,整個過程實在乏味。 而提及與犯案動機有關的「當官藝術」,為正本感覺輕快的故事增添良多分量。 簡單敘述台灣官樣文明之奇妙,04年完成的作品,現今看來不覺陌生,或許20年後再來看亦不意外吧……

 

 

 

<洋娃娃>

 

第二部接觸到的呂仁作品,同樣有達霖和月理兩位副角,卻和之前的<桐花祭>所散發的氛圍完全分歧。 本篇給我一種溫暖,卻也帶著淡淡感傷的味道。 聽慣的兒歌<洋娃娃>,細讀歌詞確實覺得有邏輯欠通之處。 呂仁點出一個嶄新思考角度,并且頗合情公道,以舊作設定衍生出新的版本/觀點,成果亮眼。

 

 

 

<土人多多不勝殺>

 

剛開始還不領會篇名涵義,可讀到中段,兩人間界不斷有人來亂,悍然是殺一個來一雙啊! 邊讀邊忍不住偷笑,不止賓客熱衷亂事生非,主人「殺人」材幹亦不容小覷,換個角度想,底子便是「暴風雨山莊之我要堅強活上來」啊~~~

 

 

又,達霖跟月理公開是「天作之合」。 科科~~

 

 

 

<情詩殺人事變>

 

照著作品集順序一起讀下來,我以為自己已抓到一絲呂仁的推理設計形式,所以這個故事讀到一半,我還喜孜孜地認為假相已經昭然若揭沒想到我跟達霖堕入同樣陷阱。 說是陷阱或許不太正確,應該說,民心沒有這麼簡單,不是像小說一樣分門別類即可以界定兇手是誰,裡面還牽扯許多複雜難解的元素。

 

 

 

很卓異的作品集,整本看完更能感觸到呂仁創作的過程與風格,推薦自己找來翻翻,體會一下閃光夫妻的苦澀生存/日常推理記錄。

 

 

 

最後,本書收錄作品最後一篇完成於20058月,現在是……嗯,咳,作者差未幾該推出新作品了! (敲碗)

 

 

 

 

* 博客來和誠品都買的到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愛新覺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