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要告訴你,我們就是不同,不能隻用同一種模子,來框所有的人。而且,人生不是為了一百分,人生還有太多事情可以學習。

我再度走往,向體制說「不」的一步。因為,我是人,我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我有感覺,我會思考,雖然,會很辛苦,會很漫長,隻是,希望,可以不畏懼地,做自己。

從小,很聽話,遵守校規家規的我,就是個乖乖牌,連從補習班回家路上偷偷跑去借漫書書,都會被內在那個被教得很好的高度道德規範嚇得半死,
而又返回租書店把書退回去。可是,大學畢業之後,在不同的體制內、外環境工作,和不同文化、不同國家的人接獨來往,
我發現,自己,不再以考全班前幾名為目標的乖乖牌為人生目標,因為,我發現,人生,不隻有考試,真的有太多事,太多夢想,世界那麼大,值得視野放開闊。

現在,身為舞蹈治療師的我,覺得,不向諮商心理師證照制度認同,而是,可以告訴環境,我們就是不同。

標題:請開放心理治療的領域,讓國人在心理健康照護上有更多了解和選擇

衛生署長,您好:

近年來,因許多社會新聞、校園事件,讓國人更注意到個人、家庭至群體,維護心理健康的情況。而在心理治療的方式,已不隻有諮商和建議的層面(counseling),近年來頗受國人注意的表達性藝術治療(包含繪畫治療、舞蹈治療、音樂治療、戲劇治療等),在國外許多國家,已有幾十年的歷史。台灣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出國去學習這方面。

同時,教育部國際文教處的公費留考補助領域,也於民國九十四年開始,加入以上所列的表達性藝術治療的四個項目,表示這是台灣有需求,和積極想培養的人才。

關於心理治療業務執行的部分,目前衛生署隻公佈了臨床心理師和諮商心理師兩種。但是,諮商(counseling)是以口語表達為重點,而表達性藝術治療(expressive arts therapies)重視非語言性溝通和表達,也因此讓個案有機會,將無法言述的內在複雜情感,有更多選擇和出口。臨床心理師也著重在評估和鑑定,與著重實際進行心理治療實務的表達性藝術治療工作不同。

當我們從國外學習專業畢業,回到台灣後,很希望能回饋社會,為國人服務的同時,國外取得的國家執照,卻被台灣僅有的臨床心理師和諮商心理師二種分別框住,受困,無法實行與諮商不同的表達性藝術治療方法,成為國人可以清楚明白了解與選擇,更多元的心理治療方法。以為心理治療,仍隻有諮商輔導一種而已。

謹誠懇地,請馬總統和衛生署,能在國人心理健康照護領域上,不再單單隻有臨床心理師和諮商心理師,兩種的分別,而可以考量和評估開放,和教育部培養國家人才的規劃接軌和同步,如何讓學成歸國的表達性藝術治療師們,可以運用自己在國外辛苦取得的合格國家執照和專長,回饋台灣社會,一同照顧國人的心理健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愛新覺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